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冶金(yǎn) 衣衾(qīn) 手腕(wàn) 大杀风景(shā)
B.蛟龙(jiāo) 扁舟(piān) 后裔(yì) 棋输一着(zhāo)
C.踟蹰(zhí) 汀洲(tīng) 巨擘 (bò) 迥然不同(jiǒng)
D.吟哦(ó) 石扉(fēi) 涕泗(tì) 光风霁月(jì)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奏效 亲合力 荟粹 举步维艰
B.寂廖 并蒂莲 整饬 既往不咎
C.修葺 壁上观 端倪 大才小用
D.文身 挖墙脚 装潢 以逸待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这部真实记录一个农家小院里日常生活的片子,将会成为一部让人心灵震撼、为制片人赢得世
界
的作品。
(2)据 2005 年统计,天津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综合性港口第六位,航线通达世界 400 多个港
口,
了天津港已具备建设国际性港口的基础和条件。
(3)私欲膨胀使某些人满足于个人的眼前利益,变得鼠目寸光,
看不到国家利益、长
远利益。
A.声誉 昭示 从而 B.荣誉 昭示 进而
C.声誉 揭示 进而 D.荣誉 揭示 从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人建议有关部门能否考虑设立大学生职业介绍所,让在校就读的贫困大学生能够
通过勤工剑学的方式完成学业。
B.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和固有的绿色观念,人们认真行动起来,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有的还要消毒再用。
C.《满城尽带黄金甲》片名出自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冲天香阵透长 安,满
城尽带黄金甲”,从而体现出战争史诗意蕴。
D.学术腐败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术资源分配体制不够合理、社会风气不佳和个人品行
不良等因素造成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荫沉沉, 浪痕,相互交错着。 ① 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
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缕与波纹直交的 ② 有的尚未插秧
③ 田里面积水盈盈
④ 微风吹过,波纹如绉
⑤ 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 ⑥ 有的刚刚插下了秧
A.④②⑤⑥①③
B.③②①⑥⑤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⑤②⑥①③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9 分) 边塞与边塞诗
①边塞诗的兴盛在唐代,那时候,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基本上是陇右。陇右自古为羌戎之地、华 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经汉唐王朝的大力开发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这里便 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 西达沙州(今甘肃敦煌);狭义的陇右则具体为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在古代,军事家们 有一个共识: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陇右,一直是历代中原 王朝军事防御的核心区域,在唐初,突厥军队曾经逼近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甚至差点迫使大唐帝国迁 都。此时的突厥汗国,已控制了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沿岸、南至大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 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因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边塞的战事,使众多 的诗人们豪情满怀或者悲苦结肠,尤其是河西走廊,在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留下了不朽 的边塞诗篇章。
②追溯历史,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互相抗衡,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不惜倾尽国力,修筑了扼守边 防的长城,当时称为边塞,简称塞,或称障塞。沿边塞修筑的障、城、亭、燧,是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一段时期,这样的地区成为典型的边塞。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国力逐渐殷实。突厥的骚扰逐渐平息, 就在高昌设立了驻守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直至碎叶河以南地区。在那个鼎盛的 时期,边塞又指向了敦煌郡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不少的优秀诗作已经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 《汉书》、《后汉书》、《魏书》、《北史》、《隋书》直到《明史》都为边塞立传。唐代边战频繁的地 区,主要在三边——西北、朔方、东北。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 2000 首,而其中 1500 首与西北边 塞有关。
③到唐代,由于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唐、吐蕃、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 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就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以增强边地的防御 能力。因为边防的战事,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这是军事防卫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 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这些,在边塞
诗的歌吟中;是不可回避的。然而,随着战争的发生.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格调高挑的边塞诗也开始黯然神伤。
④边塞毕竟是边塞,其地理上的偏远,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也是锤炼边塞
诗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没有边塞的艰苦和遥远,就没有边塞诗的磅礴气势和苦难锋刃。在边塞诗中旅行,
边塞的风,边塞的沙尘,边塞的壮丽与辽阔,边塞的风俗与美味,会磨砺我们的风骨,会滋生我们的豪情。
放这的人生,尽在边塞诗中。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 年第 2 期)
6.根据第③段,下列选项不属于边塞诗内容涉及范围的一项是(
)
A.为了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
B.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
发展和商贸往来。
C.战争的发生,使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D.格调高挑的边塞诗开始黯然神伤。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边塞即陇右。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狭义的陇右则是甘肃黄河以东、
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
B.边塞是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乃至
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
C.唐初,突厥汗国觊觎中原内地,因而那时的边塞是指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一带地
区。
D.边塞就是指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时期,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而修筑的扼守边防的长城和沿之修筑
的障、城、亭、燧等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文中引用古代军事家们的共识,意在强调只要排斥、打击甚至消灭西域的各少数民族就可以保
全关中地区。
B.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 2000 首,而其中 1500 首与西北边塞有关,这说明唐代边战最频繁
的地区在西北,其它地域几乎没有战事。
C.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锤炼了边塞诗,造就了边塞诗,边塞特有的地理、
文化、物质、环境特点是边塞诗形成的全部原因。
D.“边塞”不是一个固定的地域概念,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发生变化。边塞诗记录着边塞,
表现着边塞。阅读边塞诗,可以让我们的风骨、豪情得到磨砺、滋生,边塞诗包含了人生的放
达。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22 分)
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 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 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近, 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 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 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 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梦溪笔谈》)
9.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玮知镇戎军日 知:主管。
B.牛羊无用,徒縻军 縻:束缚。
C.比其复来
比:等到。
D.几行百里矣
几:几次。
10.比较下列每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不欲乘人之怠 ┏乃止以待之
┗若乘锐便战
┗故为贪利以诱之
A.两个“乘”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乘”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C.两个“乘”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乘”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曹玮用兵智慧的一组是( )
①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
②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
③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④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
⑤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⑥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驱赶缴获的牛羊辎重缓慢地返还。
B.曹玮部下为此忧虑,认为应抛弃牛羊而使军队整齐地返回。
C.敌人还军来袭击,离得很近时,曹玮派人告诉已行近百里疲劳的敌人休憩再战。
D.敌军歇定后,双方鼓军而进,敌人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逃回去了。
13 翻译下列句子 (10 分)
(1)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
(2) 缓驱而还,颇失部伍
(3) 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四、诗歌鉴赏
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这首诗共四联,分两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第一
层
第二
层
(2)诗的第六句“孤帆天际看”,有人说是“羡他人之归帆”,有人说是“望来舟而不至”, 你认为哪个说法更好,请说明。
答:
五、名句名篇(8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三顾频烦天下计,-----------------。(杜甫《蜀相》)
(2)-------------,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3)李白从黄河水的汹涌奔腾里,看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 ”的短暂人生;
(4)我国古代诗人的爱国感情主要表现为表忧国忧民之心,抒壮志难酬之愤。杜甫这样表忧国忧民之心 ------------- , ----------------- (《登岳阳楼》)陆游这样抒壮志难酬之愤:
------------- , ----------------- 。(《书愤》)
(5)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李白《将进酒》)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18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你是一只蝴蝶吗? 林超俊
㈠
你从哪里来,我神秘的朋友?
是从那冰封的土层下破土而出?
是从庄子的逍遥梦里翩然飘落
是从故园开满鲜花的路上飞奔而来?
也许是,也许不是。你就是你,你是那只在春天的阳光里脱颖而出的幼蛹,风雨中长成如今的翩翩美少女。
你来了,飞进我的窗口,映入我的视野。你着一袭紫黑色的羽翼,款款而来,那么神秘,那么深邃,那么
脱俗,一如冥冥中的某种神奇邂逅,继而相伴。忽然有一天你从我梦中飞走,弃我而去,醒来后我竟已泪
流满面,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你已成为我生命中难以剥离的一部分。
啊,握神秘的紫蝴蝶!
㈡
你总是那么忙碌吗,我的朋友?
你深深地眷恋着春天,因为你是春天孕育的生命,你就用整个生命热爱着春天,用美丽的衣裳和纯净的心,
为春天编织美丽的日子,装扮七彩生活。
你的忙碌是默默的,悄悄的,没有蜜蜂的嗡鸣,没有秋蝉的喧嚣,更没有百灵鸟的歌唱——在花丛中你无 声地忙碌着,扇动一对紫黑色的羽翼,奔波于泥土之上。 对于奉献鲜花的大地,对于撒播阳光的春天,你就这样心怀一份感恩之情,尽管许多生灵已淡漠了这份情 愫——感恩,可你,对于养育你的一切,眷恋如故。 ㈢ 你累了吗,我亲爱的朋友? 颤动的翅膀微微收拢,双脚轻落于花蕊,在缓缓的柔波里,你小心翼翼地握住鲜花的手,整颗心都陶醉了, 花儿也陶醉得满园流香溢彩,从春天醉到夏日,又从夏日醉到春天,两颗心甜蜜地为对方陶醉着。 这春天真好呀,你喜欢飞翔,就给你明媚的天空;你喜欢舞蹈,就给你芬芳的大地;你喜欢寻找,就给你 一双顽强的翅膀…… 你飞呀飞,多少次的物换星移,多少次的生命轮回。你总这样飞呀舞呀,不知要穿越多少风雨雷电,不知 要跨越过多少生死门槛,但你飞个不停,舞个不停。只要有一丝气息,你就要去寻找,再累情也愿,再苦 心也甜,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㈣ 你找到生命的花朵了吗,我的朋友? 谁说你是轻飘飘的东西?你的执著,你的专注,足以让那些自诩深邃的家伙无地自容。 生命即使短暂,毕竟真实地活过一回。 命运即使坎坷,毕竟属于自己的只有一次,勇敢地飞过去,就能寻找到那朵生命中的鲜花,她在高山那边 悄悄为你开发…… 看啊,原野上又飞来一群美丽的蝴蝶,它们找呀,寻呀…… ㈤ 你想过生命的尽头吗,我的朋友? 从蛹化为蝶,一种美丽的生命就诞生了。生命的过程其实很简单,简单得短暂,短暂得来不及一声叹息。 比比乌龟,生命对于你——蝴蝶,太不公平了。长命的海龟沉入海底,于静寂中遥想人间的快乐,为了千 年万年的寿辰,只好明哲保身地缩头缩脚,双眼一闭万事大吉。 而你,自破壳而出之时羽化仙逝,竟这么短促,短暂的时光里你仍一刻都不停歇,享乐对于你竟是如此奢 侈。 单一和复杂,简短和长久,苦难和快乐,其实又有谁说得清到得明呢? 死,也许你早就料定;知道死,你才会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天里的每一分钟。因而你与伙 伴们一起,勇敢地冲破黑暗,投入这个世界,快快乐乐地过一生,用自己美丽的身体,用一生的爱,为生 命划一道亮丽精致的彩虹。 人,也许有太多的压抑和痛苦,因而忧郁中的人们总把许多的美妙幻想寄托于你的身上,甚至人生最后的 结局——人死后羽化成仙,仍然要变为你。人类生命的尽头是你,或许还有许多种形式,而最美的莫过于 成为你了,化成翩翩彩蝶与相亲相爱的人再度比翼双飞,飞向快乐的天堂。 那么,你自己生命的尽头呢?
是鲜花?是风儿?是天空?是大地? ——是标本!无怨无悔地成为尘封和展示的标本! 那是怎样的标本啊?那是一份美到极致的精魂——蝴蝶的精魂。 因为美,你成为一种永恒。许多生灵都想生命的“不朽”,而唯有你,真正拥有世间这份稀罕——不朽, 真正的不朽,永生永世! 哦,我亲爱的朋友,你的生命不会有尽头! (选自《新人文读本》,有删改) 16.文章以以“你是一只蝴蝶吗?”为题,有什么作用?
17 文中划线部分的语句把蝴蝶吮吸花汁的过程写得非常形象,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进行赏析。
18.联系全文,你从作者所写的蝴蝶身上悟出了哪些道理?(至少写三点)
19.这篇文章的结构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20.文学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7 分) (1)简述葛朗台用什么方法既不花一分钱却又挽救了弟弟破产的名誉。 (2)简述《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八、写作 21、小作文:(15 分)将《菩萨蛮》其二改写为 200 字散文。
Z+xx+k
Z+xx+k
22、作文(5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面对成功前的失败,我们可能会气馁,进而一蹶不振。但如果我们想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也许 我们会因此而振作。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我们不仅不会感伤或者手足无 措,反而会觉得别有洞天,豁然开朗。
请以“换个角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 700 字。